1 / 9 大同博物馆收藏了两件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辽代琉璃鸱吻,是目前国内能看的的为数不多的辽代原物。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顶部正脊两端的装饰物,汉代就有了雏形,唐代时鸱尾的形象慢慢向鸱吻转变。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(1038年),鸱吻也是同一时期的,高度大约3米,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鸱吻之一。 (故宫太和殿的鸱吻是3.4米高)
2 / 9 大同博物馆收藏了两件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辽代琉璃鸱吻,是目前国内能看的的为数不多的辽代原物。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顶部正脊两端的装饰物,汉代就有了雏形,唐代时鸱尾的形象慢慢向鸱吻转变。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(1038年),鸱吻也是同一时期的,高度大约3米,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鸱吻之一。 (故宫太和殿的鸱吻是3.4米高)
3 / 9 大同博物馆收藏了两件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辽代琉璃鸱吻,是目前国内能看的的为数不多的辽代原物。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顶部正脊两端的装饰物,汉代就有了雏形,唐代时鸱尾的形象慢慢向鸱吻转变。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(1038年),鸱吻也是同一时期的,高度大约3米,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鸱吻之一。 (故宫太和殿的鸱吻是3.4米高)
4 / 9 大同博物馆收藏了两件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辽代琉璃鸱吻,是目前国内能看的的为数不多的辽代原物。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顶部正脊两端的装饰物,汉代就有了雏形,唐代时鸱尾的形象慢慢向鸱吻转变。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(1038年),鸱吻也是同一时期的,高度大约3米,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鸱吻之一。 (故宫太和殿的鸱吻是3.4米高)
5 / 9 大同博物馆收藏了两件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辽代琉璃鸱吻,是目前国内能看的的为数不多的辽代原物。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顶部正脊两端的装饰物,汉代就有了雏形,唐代时鸱尾的形象慢慢向鸱吻转变。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(1038年),鸱吻也是同一时期的,高度大约3米,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鸱吻之一。 (故宫太和殿的鸱吻是3.4米高)
6 / 9 大同博物馆收藏了两件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辽代琉璃鸱吻,是目前国内能看的的为数不多的辽代原物。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顶部正脊两端的装饰物,汉代就有了雏形,唐代时鸱尾的形象慢慢向鸱吻转变。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(1038年),鸱吻也是同一时期的,高度大约3米,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鸱吻之一。 (故宫太和殿的鸱吻是3.4米高)
7 / 9 大同博物馆收藏了两件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辽代琉璃鸱吻,是目前国内能看的的为数不多的辽代原物。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顶部正脊两端的装饰物,汉代就有了雏形,唐代时鸱尾的形象慢慢向鸱吻转变。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(1038年),鸱吻也是同一时期的,高度大约3米,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鸱吻之一。 (故宫太和殿的鸱吻是3.4米高)
8 / 9 大同博物馆收藏了两件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辽代琉璃鸱吻,是目前国内能看的的为数不多的辽代原物。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顶部正脊两端的装饰物,汉代就有了雏形,唐代时鸱尾的形象慢慢向鸱吻转变。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(1038年),鸱吻也是同一时期的,高度大约3米,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鸱吻之一。 (故宫太和殿的鸱吻是3.4米高)
9 / 9 大同博物馆收藏了两件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辽代琉璃鸱吻,是目前国内能看的的为数不多的辽代原物。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顶部正脊两端的装饰物,汉代就有了雏形,唐代时鸱尾的形象慢慢向鸱吻转变。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(1038年),鸱吻也是同一时期的,高度大约3米,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鸱吻之一。 (故宫太和殿的鸱吻是3.4米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