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信这个人呢挺有意思!在没有发迹的时候一直被别人涮,没想到发迹后却总是有意无意地就坑了别人一把儿。难怪韩信的人缘不好。
在齐国这块地儿上只要能喝,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。郦食其这个人就挺能喝,于是刘邦就派他去游说齐国。这可是美差啊,郦食其一口就答应了,但却万万没想到危险经常是来自同行。
本来郦食其已经和他们都谈拢了,谁知道韩信却在蒯通的忽悠下又攻打了齐国。当时他们正在吃着烧烤哈着酒,一听到这个消息火腾地就窜儿了上来,当下就改成吃火锅了。
直接就把郦食其给下到锅里去了。
钟离眛在很早的时候就和韩信关系非常好,项羽失败后就去投奔他这个曾经的好友。只可惜啊,好日子还没过多久,刘邦招呼都没打就突然跑了过来。
韩信如何应付这个突发情况呢?这时候有人给他献了上中下三策:上策是立刻起兵造反;中策是杀了钟离眛去面见刘邦;下策是面见刘邦力保钟离眜。
上策韩信觉得太过于冒险,下策韩信觉得为了个钟离眛不太值当,于是韩信就采用了中策。这只怪钟离眛没有机会读古龙的小说,因为古龙曾经曰过——卑鄙的朋友,远比正直的仇敌可怕得多。
展开全文
韩信被萧何骗进了长乐宫之后,临死之前从嘴里秃噜出来一句话:“
吾悔不用蒯通之计,乃为儿女子所诈,岂非天哉
!
”韩信不说话也得死,说了也还是得死,只不过一下子就把蒯通给拉出来垫背了。
刘邦在得知韩信被杀的消息后,就问吕后韩信临死前都留下了什么话儿?吕后就把韩信的话儿给转述了一遍。刘邦一听,蒯通居然还干过这事儿啊,立刻派人把蒯通给抓了过来。
刘邦一见到蒯通气就不打一处来:就是你唆使韩信造反啊?蒯通也不含糊,顺嘴来了一句:嗯呐~。刘邦一见蒯通这么横,当下就喊:来人呐,把他给我煮喽!
蒯通不愧是靠嘴皮子吃饭的主儿,立刻就整出了一套“各吠其主”的理论。刘邦为了平息功臣们争功,刚刚搞出了一个功狗的词儿。蒯通这会儿来了一个“各吠其主”,一下子就说到了刘邦的心坎儿里去了。蒯通也因此躲过了这一劫。
看来蒯通经过了这么多年,嘴皮子上的功夫不仅没有减弱,反而是功力大涨。要是当年他劝韩信自立的时候有这功力,历史还真弄不好就改写了,没准儿汉、齐、楚三国演义就提前上演了。
刘邦下诏赦免了田横,并且许诺他“大者王,小者乃侯耳。”田横因为郦食其一事儿,自觉无法面对郦食其的弟弟郦商,于是就选择了自尽。这是不是也算是韩信间接地坑了田横一把儿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